關于中國風水遺產
中國是歷史文化遺產最豐富的大國,是文化產品消費市場人口最多的大國,也是文化產業化的弱國。眾所周知,“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卻在2006年被韓國用“江陵端午祭”申遺成功;而中國的風水也將“移民”到美國“安家立業”。美國目前有16所大學開設風水專業課程;美國國會圖書館藏書風水版本500多種,市場銷售風水讀物1200種。日本、韓國也都把風水作為遺產申報。這不能不給中國的文化官員提個醒:中國幾千年生存法則的積累正在一步步遠離我們的國門,成為異國他鄉的知識產權!
風水學的最高境界,是追求自然與人類生活的和諧,無論從其學說立意還是內容所涉及范圍之廣、影響力之深,都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先賢的聰明與智慧,以及他們勇于探索自然奧秘和謀求后世福祉的崇高精神與責任。風水學是他們留給當代中國乃至世界人民的一筆寶貴財富,應該得到傳承和發揚。2007年6月,文化部黨組成員、國家文物局局長單霽翔公開宣稱“風水堪輿是混合遺產”。這是中國政府文化官員首次說風水是遺產。
面對當前對中國風水遺產問題的爭議,我們提出以下14條意見,供討論。
一、風水是什么,風水是人類對美好的向往
第一,風水是人類對美好的向往。
世界遺產委員會對中國皖南古村落——西遞、宏村的評價:“西遞、宏村的村落選址、布局和建筑形態,都以周易風水理論為指導,體現了天人合一的中國傳統哲學思想和對大自然的向往與尊重。那些典雅的明、清民居建筑群與大自然緊密相融,創造出一個既合乎科學,又富有情趣的生活居住環境,是中國傳統民居的精髓!(西遞、宏村于1999年1 2月根據文化遺產遴選標準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第二,風水是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價值取向。
世界自然基金會((2006年地球生命力報告)預言,如果人類按目前的速度消耗資源,到2050年,人類將用掉相當于2個地球的自然資源。人類消耗資源的速度超過了地球資源再生的速度,為此呼吁減少人類對自然的破壞,依照可持續發展的觀念來思考和規劃人類的生活方式。而人與自然和諧共處正是風水的價值取向。
第三,風水是利用自然資源為人類服務的理念。
科學技術不是萬能的,科學技術解決不了自身問題,需要有某種理念作取向。美國新奧爾良市在颶風襲擊面前遭遇滅頂之災,然而當地氣象部門和各種媒體自始至終將這個災難威脅完整、清晰地呈現給大眾,包括高清晰的衛星圖像、有穿透力的雷達掃描、準確預報颶風登陸的時間地點,但是一切科學技術的努力還是無法擺脫自然災難對于生命和城市的破環。其根本原因是人們太相信科學技術,太相信大壩是堅不可摧的。缺乏某種理念作取向,試圖用更先進的科技,建造更堅固的大壩,抵擋更嚴重的自然災害。為此,眾多思想家反思科技對于人與自然的關系,他們質問:“不就是后退10公里嗎!為什么一定要與大自然敵對”;他們列舉世界遺產委員會對中國都江堰的評價:“都江堰與中國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相比,其構思、設計、選址獨具匠心;乘勢利導,因時制宜,不與水敵對的治水方略自樹一幟;規模效益,絕無僅有。它是自然生態、科學文化、人與自然緊密結合的產物。它最偉大之處是建堰2250多年來經久不衰,而且發揮著愈來愈大的效益。都江堰的創建,以不破壞自然資源,充分利用自然資源為人類服務為前提,變害為利,使人、地、水三者高度協合統一,是全世界迄今為止僅存的一項偉大的‘生態工程’(青城山與都江堰于2000年1月根據文化遺產遴選標準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第四,風水是世界文化的多樣性。
既然可以說英語,為什么不可以講中文;既然可以信耶穌,為什么不可以做堪輿;既然可以開開心心過圣誕,為什么不可以明明白白擺風水。文化發展有先后之別,無優劣之分,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它們理應獲得各國的同等尊重和共同保護。經濟強國的文化產品在“自由貿易”旗幟下,伴隨資本在全球流動擴張,沖擊世界每一個角落,它造成的后果是文化產品單一化,致使一些國家“文化基因”滅失,創造力衰竭,發展道路狹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005年10月以壓倒多數通過了《保護文化內容和藝術表現形式多樣化公約》,這是國際社會捍衛包括中國文化在內的世界文化多樣性取得的成果,它代表文化多樣性被提高到國際社會共同遵守的原則和具有國際法律文書的性質,既是世界和平的發展,也是世界和諧的保障。
第五,風水是精神生活的調節和教益。
茫茫大地,我的家園在哪里;蕓蕓眾生,我的安慰在哪里,F代社會充滿競爭,特別是當人們永無止境地追求感官刺激、物質享受和爭權奪利的時候,將會身心失調、心理失衡、人格分裂,道德淪喪。由此引發精神失常、跳樓自殺、酗酒吸毒、賣淫嫖娼、少兒流浪、少女墮胎、見利忘義、欺騙欺詐、以權謀私、貪贓枉法等許許多多不和諧現象,嚴重影響了社會的安寧。某些人們希望從風水文化中尋求幫助和啟迪,希望通過對風水文化趨吉避兇的了解,作為精神生適的調節和教益,風水的本質是追求人與人、人與環境、環境與環境的和諧。所謂人與人和,則親;人與天和,則靈;人與地和,則生;家與家和,則興;國與國和,則安;時時和,則繁榮昌盛;處處和,則國泰民安。
第六,風水是遺產。
風水是農耕時代的產物,是中華民族原創的不可再生的文化遺產和資源。當人們在欣賞西遞、宏村明、清建筑的詩情畫意、田園風光;感嘆都江堰水利工程巧奪天工、宏偉壯觀的時候,其欣賞和感嘆是基于后人對先民在勞動生產力低下的農耕時代能夠創造輝煌的敬仰之心;是后人對先民留下智慧與文化遺產的感激之情;是后人在追求人與人、人與環境、環境與環境和諧關系要比先民做得更好的勵志之志,也是風水對于現代人們的現實意義。隨著全球化趨勢的加強、現代化進程的加快和外來文化的進入,包括風水在內的中國文化遺產受到越來越大的沖擊,許多依照風水理論建造的古跡建筑;依靠口授和行為傳承的操作;正在不斷消失或瀕臨消亡,搶救和保護已經刻不容緩。全球化趨勢另一方面的份額是中國以低價勞力+高價能耗的“世界工廠”模式。寶鋼一條生產線下來的鋼板可以供應全國所有轎車工廠的需求;溫州5家打火機廠的產量可以滿足整個歐洲的消費。這種市場份額不是想得到就可以得到的;這種經濟增長模式也不是想持續就可以持續的。中國要發展經濟,要富裕人民,還要降低能耗,轉換經濟增長模式,發展文化產業是必由之路。文化產業是中國未來的最大產業,五千年歷史文化遺產是中國未來的最大財富。
第七,風水是財富。
中國風水將“移民”到美國,并且在那里“安家立業”,然后再“海外歸來”,以商品、服務和人才的形式返銷到中國。美國已有16所大學開設風水專業課程,畢業了第一位風水博士(韓國人)。美國國會圖書館藏書風水版本500種,市場銷售風水讀物1200種,并以連續30年,每年以增加20本的速度遞增。跡象表明,中國的風水理論與實踐、內容與形式已經成為文化資源,正在美國的文化產業領域里進行創意研發,距離風水文化產業化只是時間問題。文化產業的基本要素是“內容”+“創意”+“工業標準”,中國風水內容的“大米”,遇到美國創意的“老鼠”,就成為“老鼠愛大米”,現在缺失的僅是“工業標準”。
所以美國的科研院校各家各戶埋頭做研發、做標準。他們研發的方向是把風水理論做成計算機下的程序,把風水實踐做成餐桌上的菜單,把風水內容做成版權所有的光盤,把風水形式做成加盟連鎖的商店。一旦某一個人、某一個機構、某一個行業,在某一個時間地點達成某一個關于《風水標準協議》。那么賣風水就會像賣光盤一樣容易;開風水咨詢店就像開麥當勞特許經營快餐店一樣方便。然后憑借經營業績上市,向股民圈錢、向消費者收錢、向股東貢錢,一夜之間再產生幾個億萬富翁。如果其中的富翁有善心,會從中分一杯羹成立一個慈善基金會。一方面做善事,一方面以錢生錢,一方面培養下一個研發目標。到那時的風水,不要說“中國”,就是連“美國”二字也不印刷,而是冠以“ABC風水公司出品的XYZ牌風水系列產品和服務”。到那時的人們,看風水首先想到的是品牌,而不是產地。就像現在講汽車會想到奔馳,講彩電會想到索尼,講軟件會想到微軟一樣。正所謂科技無國界、全球一體化;內容為王,快者為王。
第八,風水是國家文化安全威脅的案例。
中國是歷史文化遺產最豐富的大國,是文化產品消費市場人口最多的大國,也是文化產業化的弱國。美國是歷史文化遺產資源的弱國,但是文化產業化的強國,強大到把包括風水在內的所有人類文化遺產存入計算機,再進行創意整合、產業標準、知識產權擁有;再把單純加工復制和能源消耗外包給弱國;再商標粘貼,把文化產品銷往世界各地。以人類文化資源為資源,以全球文化市場為市場,就是美國的文化產業化戰略。這種強國對弱國的不平等,就是國家文化安全的威脅,風水只是其中的一個案例。過去中國經歷過低價出口大米水果、高價進口機器設備給企業事業單位的屈辱和痛苦,F在中國還要經歷免費出口文化資源、高價進口文化產品給數以億計的個人文化消費市場的屈辱和痛苦,這種免費出口文化資源、高價進口文化產品的不平衡,就是國家文化安全的威脅,風水只是其中的一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