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 統 文 化 領 航 人 生
(第三集)
主講:蔡禮旭老師
時間:2005年12月9日 地點:清華大學
學生甲問:我一直有一個問題,大陸的同學出國留學,是很難的一件事,但是國外有更好的研究條件,確實比較吸引人,所以非?释@個機會,請問這算不算是欲望,應該怎么處理呢?
蔡老師:《論語》里提到用來分辨君子和一般人最關鍵的一點是什么?利益。而利益的區別在于我們的存心。我們出國留學目的在哪里?
學生甲:我學的是經濟學。經濟學的主要原理都來自西方,所以出國留學就好像唐僧到西天取經一樣,而假如學核物理的話就不需要出去。
蔡老師:你的存心很好。你的存心是我要出國把經濟學學好,回來之后可以發展國家的經濟,報效社會。所以人最重要是看清楚自己,很多問題不要問別人。
但是,我們再思考另外一個問題:有些經濟學教授在臺上講得振振有詞,他一個月賺多少錢?假如他講的道理絕對是放諸四海而皆準,那首先富的是誰?他自己啊,「君子務本」嘛。
最近在臺灣發生一件事,島內一位非常有名的心理醫師在自己的診所自殺。這么專業的疑難問題他都能夠解決,堪稱是領域內的最頂尖人物,為什么最后卻走向自殺?所以諸位同學,在這個時代要冷靜,不是外國的月亮比較圓。
我們冷靜思考,現在整個下一代青少年的問題嚴不嚴重?請問他們接受的是何樣的教育?都是現在這種功利主義。就像“飛蛾撲火”,全世界都去學習功利主義。所以現在的下一代動不動就怎樣?拿著機關槍掃射。幾千年的傳統文化熏陶出來一個懂得知書達理、懂得孝養父母的中華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結果我們自己卻對自己的文化傳統失去信心。上世紀七十年代,英國有一位全世界知名的大歷史哲學家湯恩比教授講:解決二十一世紀的社會問題,只有孔孟學說和大乘佛法。這兩種思想都在中國,我們自己就有解決二十一世紀世界社會問題的方法,結果我們卻要跑到國外去學習。
我們又看到,全球企業五百強的平均壽命有多長?四十年。這個值得我們思考。全球五百強,大不大?中國的同仁堂三百多年,比美國建國還早一百零七年。為什么同仁堂可以延續三百多年不衰,至今還倍負盛譽?其實,從它的店名就能看出來,「同仁」者,同修仁德,一視同仁。這種存心與天道相合,福分當然是越積越厚。為什么五百強企業四十年后就關門了?因為還是有私心,心里不是念念為天下人謀福利。私心越重,企業的壽命越短,越有仁慈之心,企業壽命越長。
我們看同仁堂,它沒有強調花哨的廣告策略,也沒在各種營銷技巧上做文章。2003年“非典”風暴的時候,有一種特效藥每包成本是九元,但國家限定售價不能超過七元,所以做這種藥的話每包要虧兩元。按照經濟學的規律,這種賠本的買賣干不干?不干啊,每賣一包出去就要虧兩塊。但是同仁堂不只賣,還把盈利很高的藥酒生產線停掉,轉換制備加班加點再生產抗非典的藥?偣操u了三百萬副,虧損六百萬元。記者問,為什么如此虧本的生意都要做?同仁堂的領導回答,這樣的事同仁堂不是第一次做,也絕對不是最后一次。
一個家庭難道不算是個企業嗎?范仲淹的家族延續至今已經上千年,家風傳得很好。我見過好幾個范家的后人,看起來都是大臉大耳的相貌,不少人在做老師。其中有一位是?谝凰袑W的語文老師,他的女兒在北大讀中文系。
《大學》里有兩句話:「德者,本也;財者,末也!惯@個時代「本末倒置」的現象非常嚴重。2001年,年營業額達幾千億美金的全球第七大企業安然集團,因為兩個財務主管在會計上做手腳,終使全球第七大企業宣布破產。所以,諸位同學,這個時代真實的學問到底在哪?我們要冷靜,真實的經濟學就在這本《大學》里面,企業得以存在發展的大根本就在這兩句話里。
你看,現在“父子關系”也「本末倒置」了,“孝子、孝子”,本來是孝順父母的孩子才叫孝子,可現在是在比“誰最孝順兒子”,顛倒啦。再看“君臣關系”,《中庸》里提出舉賢才的思想,賢才是能幫你帶來有德之士的人,以前為人領導者都知道「其人存則其政舉,其人亡則其政息」。這點堯帝、舜帝最歷害,他們任用皋陶這個最有德行的人,于是天下有德行的人統統都圍攏過來。宋朝為什么而敗亡了?它沒有把范仲淹這樣的賢德之人予以重用,相反還將他貶謫了,寒了多少讀書人的心。
《資治通鑒》說:「治本在得人,得人在慎舉,慎舉在核真!那我們怎么舉薦真正有德行、有能力的人?關鍵在「欲論人者先自論,欲知人者先自知」(語出清•史襄哉《中華諺!罚!赣苏呦茸灾,我們自己都沒有德行,如何去堪察別人有沒有德行?那是「本末倒置」。舉一反三,欲助人者先自助,我們自己都幫不了自己,還對別人拍著胸脯說要給人家幸福,那是自欺欺人。欲論人者先自論,我們自己還有這么多的缺點,哪有什么資格去評論別人的是是非非?這樣就找到了根本,「本立而道生」。
所以《大學》里這句「德者本也」就告訴我們,要有德行才能感召善緣。假如一個企業很有錢,它靠高薪請來的人才改天會怎么樣?投向開價更高的企業,所以用錢收買人心,看得不長遠,諺語云:「以財交者,財盡則交絕;以色交者,華落而愛渝」,「以勢交者,勢傾則斷;以權交者,權盡而疏」。那么“以道交者”呢,地老而天荒。如果本末倒置了,人生就會虛擲。判斷一個主管值不值得追隨,怎么看?要看他身旁有沒有跟他五年、十年以上的老將,假如他的企業建立了十多年,身邊人都是三五個月的,這樣的老板你要小心,因為他留不住真的人才。真的人才用錢請不到,用道義才能請到,所以你的企業要能承當社會責任才能請到好的人才。如果只顧牟利,召感來的都是好利之人。
所以「以利交者」,在你的金錢快消耗光時,慢慢就會疏遠你!敢詸嘟徽摺鼓,因為你有權勢而跟你交往的,當你職權失去的時候,從前的門庭若市馬上就變成門可羅雀。這時候你如夢方醒:唉,人情如紙張張薄。不對啊,應該「行有不得,反求諸己」,要懂得反省自己,而不是一生怨天尤人。再看「以色交者」,看中美貌才跟你交往的,當容顏凋去的一天,對你的愛就變了。所以你看現在離婚率高不高?太高了,而女人想要用容貌留住她的老公,有幾個留住的?最后「以道交者」,因為志同道合而走在一起的,永遠都是伙伴同志。
「財散則人聚,財聚則人散」。你以為死死抱著錢,錢就屬于你嗎?如果我們存心不正,很多的人生后患、惡緣就感召來了;如果你存心良善,《易經》說的「方以類聚,物以群分」,善緣隨之而來,惡緣避之而走。有德行的人,那些無德之人、奸邪小人會怎樣看你?會不好意思。他知道你不貪利稅,騙你也不會上當,所以也就離你而去了。
用散財聚義的態度對待你的員工,員工也會對你越發忠心。人跟人的「道義之交」會越陳越香。你每年都盡心盡力服務你的客戶,你的客戶慢慢就變成你的人脈。慢慢地誰在幫你做生意?很多人做了一兩年生意還是靠自己,都沒有抓到根本,當你真正用愛心去照顧你的客戶,他們就會變成你最好的活招牌。所以說,有德才能感召來好靈魂,有人你才有市場。這個「市」,本意指把用于農業生產的井田,開辟出一塊用于各種事業,以利于國家增收、家庭改善生活,F在意思是市場,買賣商品的場所,有了市場自然而然能服務社會,然后增加社會財富。
有了財富該怎么用?有人去買一只三十萬的手表,這樣用好不好?某家證券公司發展很快,盈利幾十倍地增長。有一次員工們到歐洲去旅游,公司一名領導就把手表摘下來,讓大家猜猜值多少錢,猜到就送給他。我這個手表沒多少錢啦。大家紛紛猜測五萬、八萬、十萬,都沒有猜到,最后公布說價值三十多萬。其實,真正有洞察力的人,只消看到他亮出手表的舉動,就能察知他必敗無疑。果然,過沒多久這家公司就倒閉了。因為把錢花錯地方了。假如他把錢用在企業、用在回饋員工、社會,他可能怎么會倒?所以錢還要會用才行。
我們還要看到,「德」與「財」的順序不能顛倒。我們自己無德又無才,遇到一個很好的發展機會,不是福,是禍。為什么?貪心作惡。自己沒有德又沒有人才,卻要拍胸脯大包大攬,上來只能是把事搞砸,弄得無法向別人交待。所以中小企業平均壽命才會只有2.7年。這根本就是玩“過家家”的,玩的過程里又沒有人助,人家對他的信任他一早就毀掉了,毀掉以后再重拾容不容易?不容易。所以中國人強調要「道法自然」,要準備好了才去做,不要急功近利,「欲速則不達」。
所以一個人是不是能夠長期對社會對事業有貢獻,根本在「德」。有深厚的德行,你慢慢就能展現自己的理想抱負,而且這個「財」很微妙,不只是金錢而已。你有了德行、有了人才,進入你的企業的人都將感受到這個氛圍,他們會很精進去學習,所以你得財之外還會得人才。因為你又把孝悌的精神融入企業的文化,同事間就像兄弟姐妹一樣,哪還有人到了這樣的企業氛圍不想留下的?現在很多人去公司上班很痛苦,為什么?要看老板的臉色、看同事的臉色。這樣的企業會順利發展嗎?敗相已露,因為「和順為齊家之本」。
所以,《大學》就是經濟學。大家知道中國的財神是誰嗎?中國的財神是自號「陶朱公」的范蠡。為什么由他做財神?因為他真懂經濟,真懂生財之道是有聚有散,他做到了「財散人聚」,真正做到「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財,有財此有用」,所以才會留名青史。
我們看了電視劇《商道》,林尚沃的成功是不是靠研究理論、靠玩弄權術?他是憑著對員工的愛心,以及對商業團體的尊重。他知道,惟有共存共榮才是商業成功的出路,假如商團之間互相競爭、自相殘殺,付出的代價甚至是人民的生命。所以人類的“競爭”思維要改變,假如競爭轉化成「合作」、「仁愛」,人類的財富可以翻很多倍。
翻開《論語》的二十章,有沒有一句話教我們做人要競爭?一句都有沒有。所以面對現代這個信息社會,知識爆炸的時代,我們一定要有能力判斷這些信息對我們的人生是好還是壞。好,這個問題就回答到這里,謝謝!
學生乙:您好!我的疑問是,我覺得您說的這些東西是不是對于比較強大的國家如美國,可以這樣去思維,而對于我國現在經濟還不發達、還要受欺負的國情,這種學說可能并不起到積極的作用?也就是說,這套經濟學說以前的老祖宗會提,那是因為當時國力比較強大比如漢朝,而現在看美國、日本這樣的國家和我們交往,常常是懷著欺詐心對我們指手劃腳,我們提倡和諧社會,不是明擺著受人欺侮嗎?
蔡老師:噢!自己家講和諧,對別人不和諧,這就麻煩啦!洞髮W》講要「誠于中」,我們要重實質,不要重形式,F在全世界的國家和人民比較認同中國還是美國,公道自在人心。
伊拉克戰爭之后,在一次有各國外交官參加的國際會議上,伊拉克官員對中國官員講,中國永遠是我們伊拉克人民的朋友。他為什么有這樣的體會?在幾千年來的歷史上中國沒有對其它國家發動過侵略。鄭和下西洋,到達了近百個國家和地區,沒有侵略過別人一寸國土,還把我們的造紙術等很多科技文明帶給世界人民。所以在他足跡所到的很多地區,都有當地人建立的鄭和廟,來感念他的恩德。
而強權、霸權能撐多久?《弟子規》里教導:「勢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無言!挂远Y相待,以和氣待人,才能贏得別人的尊重。在大約一兩個月之前,我們的胡主席在聯合國發表了一篇談話,里面提到,所有的國家民族都要互相幫助,強國要幫助弱國。哇!在整個演講過程中,我看到臺下很多國家的代表都很感動,由衷地鼓掌。請問,那些強權國家的代表在臺上講話的時候,底下有沒有人為他而叫好?
那么我們遭到不公正待遇的原因在哪里?外國的霸權是次要的因素,從自身檢討才能抓到根本。中國一百年多來為什么飽受列強的欺侮?我們要了解到,不是人家欺負我們,最主要的原因是我們丟棄了老祖宗的教誨,自己貧弱了。孟子說「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語出《孟子•離婁上》),是我們自己不自立自強了,外族才敢來侵略你、欺侮你;你的家國很團結,別國怎么會有機可乘?假如現在我們的國人都認同了要復興傳統文化,不僅要把我國的文化再次發揚光大,還要把這一份仁慈的信念傳播到全世界去,維護整個地球的祥和安寧,發揮更大的影響;當中國人有了這樣一份存心的時候,中國將是全世界最受愛戴的國家。
你看唐朝時,周邊的國家都來跟我們學習,日本跟我們相隔那么遙遠,漂洋過海也要派團來參學。清朝在康熙、雍正、乾隆在位時也有一百多年的盛世。唐朝、清朝為什么興盛?后來又為什么衰?興盛在于它重視文化,衰敗在于忽視文化、破壞文化。所以我們中華民族要想迎來下一個盛世,一定要遵照老祖宗的教誨,去重建「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的東方文明,文明繁榮起來,國勢自然就強盛起來。
諸位同學,現在全世界各個國家真正的后患,不是其他外國,各個國家的真正的后患在國家之內,就是他們的下一代子孫。你看很多國家的青少年犯罪率都在節節攀升。而我們國家很有遠見,它明白一個國家若想長治久安,一定要把下一代教育好,所以要大力重視青少年的道德教育。我們很高興地聽到美國總統已經宣布要重視倫理道德教育,美國一旦重視起來,也會帶動整個世界的風氣。我們也是「樂觀其成」,因為惟有共存共容,世界才會更好。
當今時代地球已經變成一個村落,以前乘火車輪船一年半載才能到的地方,現在飛機幾個小時便能到達,沒有一點很困難,甚至幾十個小時繞地球一圈都沒有問題。既然全世界已經像村落一樣,那么這個村落的某個地方出問題了,就可能危害到整個地球的安危,所以我們現在要有一個心系整個地球的胸襟。
以前有很多人問我是哪里人,因為我在不少地方生活過,對這個問題常常都不知道怎么回答,現在我知道怎么答了——我是地球人,我們是同鄉。
好,今天我們就講到這里,謝謝大家!
本篇文稿是根據錄音整理編輯,未經蔡禮旭老師鑒定。
錯誤之處敬請諸位法師大德、善知識指正,在此表示由衷的感謝!
本文來源于《佛陀教育—誠敬人生》 http://www.buddedu.com網站